“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如何引燃创新引擎的
【人才故事】
11月3日,人民大会堂,中国科学院院士顾诵芬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中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这一刻,科学之光熠熠生辉。
时间倒回1991年4月25日,那一天,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也收到了红彤彤的证书,这份荣誉来自“863计划”。
不论是“863计划”,还是其他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科研成果,这些成就背后,是众多科学家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心血,更是党中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在发挥巨大作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声春雷,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方针,极大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好了人才方面的准备。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对7657项科技成果进行了隆重表彰,标志着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此后5年间,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开始了重建步伐:重新颁布多项条例,恢复国家发明奖,正式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奖。
1982年,“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登上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领奖台。此后,吴文俊、袁隆平、王选……一位位登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的闪亮人物,成为激励广大奋斗者前进不息、创新不止的灯塔。
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一切轻视科学技术、轻视智力开发、轻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此后,中共中央又相继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推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贯彻落实。
1986年2月的一个夜晚,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敲开了光学家王大珩的家门,彻夜长谈后,一份计划在两人心中成型。随后,他们与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一起,联名起草一份建议,提出中国要从现在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
这份“沉甸甸的建议”很快就递送至邓小平同志的案头。仅仅两天后,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最终,一份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就此面世。
“863计划”承载了中国几代科技人才的激情与梦想,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让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瞩目与荣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和团队研制成功“曙光一号”高性能计算机,打破国外几十年的技术封锁;中科院院士杨焕明参与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在基因研究领域站到世界最前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完成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创新实践,引领了全球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
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导向下,广大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揭开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如今,在天安门广场向西约15公里的地方,正负电子仍在一刻不停地对撞。这个凝结了当年全国几百家单位、上万名科技人员心血的“庞然大物”,也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进入全新历史阶段,一系列提升知识分子地位的政策相继亮相——出台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制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制度,建立博士后制度……
只要人才能成长,事业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希望。“正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响亮地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从此知识分子才扬眉吐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原主席、中科院院士韩启德说,知识分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解放,从而把中国经济推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如今,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2.2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839.8万人,各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48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
人才不断集聚,舞台更加宽广。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各领域人才秉家国天下之情怀,干事创业、奋发图强,为进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持续贡献才华与智慧。
(本报记者 李睿宸) 【编辑:王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