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辨识,是一种生存方式
辨识,是一种生存方式
( 2023-07-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空走廊
(资料图片)
孙月沐
人的生存方式有很多种,自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自得,有苏东坡“诗酒趁年华”的超然,也有杜甫“穷年忧黎元”的悲悯。不同的生存方式蕴含着不同的成长轨迹和人生选择,是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化过程中,“辨识”是生存所必需的技能,融于日常却不易被察觉。
如何在这日复一日看似平常的生活中,辨识自我、辨识他者、辨识义理,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作答的命题。刘建华博士通过《生命的辨识度》这本散文集,用文学的视角,散文的笔致,或低吟浅唱,或文情并茂,或事理交融,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这本书记述了作者在不同成长时期的生活情状与思想变化,也呈现了他在辨识中不断加深的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是一部充满了生活情怀、人间意趣和人生哲理的散文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再经历了一遍生命与心灵的成长。
人从诞生之初,便被引导着辨识这个世界的一切。这种辨识最初是通过他人完成的,还带有朦胧的、不明就里的意味。随着个体的生命经历不断丰富、社会知识逐渐累积,人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清晰,也就逐渐形成了自我辨识意识与能力,且这种能力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整个社会的辨识度在我们眼中也随之愈加分明。《生命的辨识度》由“辨识自我”“辨识他者”“辨识义理”三个层层递进的部分构成,契合了作者对世界认识的变化:由主观感性到理性认知,再到思辨成熟。
辨识自我是人与社会最初的对话。知识社会学认为,人并非生来就是社会的一员,只是天生带有一种社会的倾向,随后才逐渐变为社会的一员。人通过“重要他人”,一般指父母,完成对生存环境、自我身份的认知,这是人社会化的第一步。从拥有了感官意识起,我们就拥有了辨识能力,这一阶段的辨识大多是主观的、感性的。通过对父母的语言、行为的辨识,我们逐渐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找到自我在家庭这个小社会中的定位,初步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形成认同。少年时期,我们常通过听觉、视觉来完成对父母的辨识。在建华眼中,父亲极富穿透力的咳嗽声,母亲在田间地头劳动的身影,都是令人心安的符号。这一时期,他的世界就是“稻花香里”的故土莲花山乡、永新师范学校,那田间地头的蛙声、细雨,那生活、求学路上的缕缕思愁,是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对世界最直观的辨识,充满了直率与坦诚。
辨识他人是在拥有了对世界一定的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他人的看法,是经过理性思考的认识。建华在书中写道,他第一次出远门是去永新师范上学。那时在他的认知中,永新与北京、香港、纽约等地是差不多的,都是很遥远的地方。因为他没有亲身感知过不同的距离,所以这时对它们的辨识还很模糊。随着所到之处越来越多,他对世界的宽广与多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湘西的沱江、满洲里的白云和草原、鼓浪屿的梦幻春光,以及各色生灵,都在他的笔下焕发出别样的生命魅力。他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思考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机理。通过山花树叶、霞光春水、边城墙垛来辨识其时其地人们的生活情状,探究这一方土地生机绵延的内在动力。这是将感性认识与理性知识相结合的阶段,通过辨识,让自己与世界平等对话。
辨识义理是在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思辨、哲学意味的阶段。在接受了专业系统的学校教育,经历了一定的社会历练后,建华将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国家、社会层面,这也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相契合。他难忘哺育自己的家乡,心系社会与国家的命运。他关注乡村发展,关注少儿教育、校园阅读,关注技术平台、多元文化,从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将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结合,思考如何身体力行,让自己的家乡、祖国发展得更好。这是身为一名新时代学者、文化工作者的自觉与责任感。从运用知识认识社会,到思考所学知识在社会中的价值,思考个人能为国家、社会的发展作出怎样的贡献,这不得不说是思想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阅读本书,让我们意识到“辨识”对于生命的重要性。通过辨识,我们形成对自我与社会的认知;反过来,这些认知使得我们日渐成长为具有辨识度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看似是我们在不断辨识更广阔的世界,其实我们也在辨识中不断加深对自我的认知,逐渐明确人生的方向,找准人生的定位,探寻自我生命与家国、社会的联系与意义。
关键词: